一直以來,“牛皮癬”似的彈窗廣告一直頑強地存在于網絡世界中。它的存在不但嚴重影響用戶的瀏覽體驗而且部分彈窗廣告還存在色情、賭博等違法信息,不但增加了安全風險,還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日,上海市消費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指出58%的App都含有廣告,而且近七成的廣告還沒有“關閉鍵”。
為了關閉彈窗廣告,消費者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效果都不明顯。就連“技術流”人員也阻截不了彈窗廣告。
據《法治日報》報道,一位自稱是“技術流”的北京市民李剛(化名)稱其在了解了彈窗廣告的背后操作后便修改了相關參數和代碼,雖然前期還可以對彈窗廣告進行阻截,但過一段時間就失效了。
目前,彈窗廣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利益產業鏈,PC端一條彈窗廣告低至1分錢,一家公司單日最高可提供上百萬條彈窗廣告服務,數量驚人。
多年來,相關部門一直都在整治彈窗廣告。但因為彈窗廣告違法成本低,收益高,移動端監管成本大等因素,一些不法分子渾水摸魚,屢禁不止。為此,有業內人士建議用戶反饋助力監管,完善相關信息過濾屏蔽技術并細化有關彈窗廣告法律細則,多措并舉根治亂象。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